華嚴學苑推廣教育中心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華嚴學苑推廣教育中心

~~~~~~~~~~~~~~~~~~~~


您沒有登錄。 請登錄註冊

5/15 第九課討論區

+2
Will Lee
Admin
6 posters

向下  內容 [第1頁(共1頁)]

1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5/15 第九課討論區 周四 1月 22, 2015 7:19 am

Admin


Admin

《非常心經》(一):第九章 草繩與蛇
附件
5/15 第九課討論區 Attachment9.心經(一)第九課--草繩與蛇.doc
您無權下載這里的附件。
(66 Kb) 下載 2 次

https://huayeneducation.666forum.com

2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李威立 周日 五月 17, 2015 9:01 pm

Will Lee



這一課剛該始讀的時感覺很頭大,為什麼師父要這樣饒舌,還出現四句跟七句,色跟空排來排去,到底是在說什麼。在複習的時候想到,如果佛法是顯示出事實的法,那這一連串,一定是用文字的組合,顯示出事實的真相,看起來只是用一樣的字換方位,其實每一句字字珠璣都很重要。

師父在這一課提到「單行道」的思維,雖然師父所指是「即是」與「不異」的關係,我發現我對「色」跟「空」也會走單行道:在色即是空的這個方向,感覺必較理所當然,在念心經其他部分時,感覺像是在證明色即是空而已。以前的認知很簡單,五蘊起來的都是空的,那就是色即是空。如果把空放在前面:空即是色,空不異色,感受是不同的。

把四句跟七句念過,尤其是七句中「色空是不一不異」,「色空雙顯」,「色空雙滅」,雖然不能說又什麼特殊的想,但是念完很有立體感,很有alive的感覺。

師父把蘊,處,界,緣起,四聖諦放在即是與不異的方式來解,也有眼睛一亮的感覺。「五蘊不異空」「六識不異空」「六塵不異空」「十二因緣不異空」「四聖諦不異空」; 「空不異五蘊」「空不異六知識」「空不異六塵」「空不異十二因緣」「空不異四聖諦」... 心經在念時,從來沒有想到竟然會到這一個層面。

師父在談論「即是」與「不異」時說「以知識的領域來看,這是兩個方向;就行者而言,兩者卻是一體的。」無知的我會想追求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的方程式,像童話故事裡的咒語或是靈藥仙丹,生命的事實卻是無法簡化為方程式的,再美的方程式都無法形容生命的真相。行者的責任,是不是就是要感受到這一體呢?

3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學員林聿青 作業繳交 周二 五月 19, 2015 4:52 am

cloudgarden



生命取向的思惟方式是正反可以互相印證,正反一體的。
因此「色不異空」和「色即是空」的兩種思惟模式,本身並無對錯之別,因為它們是成雙成對存在的。就如同我們的兩眼、兩耳、兩腳,一眼一耳一腳雖然可以各不相干,但是要功能健全,就必須兩者共同作用才是完整。

由觀念上將大腦取向的思惟模式轉化為生命取向,自然就會有足夠的智慧來觀照、照住、照見蘊、處、界、緣起和四諦;當心量逐漸打開時,智慧也就跟著成長。這其中「觀念」「智慧」和「心量」三者同時運轉,再加上以具體行動來「實踐」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,就能夠讓生命全方位的兌現。

但是中國佛教的思惟系統卻將此全方位又分為二,因此造成惠能與神秀的分裂,其實兩人各自要兌現的生命境界不同。站在生命整體全方位的立場來看,二人所說的並無誰是誰非,而是所強調的作用不同,就如同 和上所說,每個人性格不同,展現的面相就不一樣,分別看待就如同前述只有一眼、一耳、一腳,反而不如正反一體的生命取向思惟模式來得完整無遺。

因此也可體會到「相」是有侷限的,相更是空的。因為相的出現或存在,是因緣和合所生,隨著生住異滅的流轉,「相」終究會消失;但是因相而起的作用,卻讓本來是空性的真理有了生命感。惠能與神秀各自兌現他們生命的本質,因相不同,所以我們只看到部份。如果能夠通達相空的真諦,就能體會南頓北漸實為一體,禪宗的生命力就能整體兌現。

另一方面,如果我們的觀念只停留在性空,便會執著於相無;無相可依,本體無法起作用,生命也就無法兌現。這也是為什麼心經講「諸法空相」而不是空性的原因。
以前以為心經是在講空性,因此對金剛經的理解也只停留在「相是假有」的依他起性,如今才明白,原來「諸法空相」是最高的極致。

4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jsmtseng 周二 五月 19, 2015 8:36 am

jsmtseng



「心經」中「色」與「空」的關係,是以正反二面來進行辯證,互相驗證,四句為「色是空」、「色非空」、「色是空非空」,最後「色空雙泯」。這種情況,一般稱作「四句百非」。此四句一出來,其他的都無可論辯,因為它已經窮盡了。

「七句」就不是如此,它也提「色」與「空」,但不用「是」與」非」來講。就此處而言,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是七句簡略後的二句,後面五句就省掉了;…..「色是不異空之色」、「空是不異色之空」。換言之,「色是空的色」、「空是色的空」。另外,它再強調一下「色空是不一不異」,然後「色空雙顯」,兩個同時存在,這是第六句。第七句「色空雙泯」,兩個都不存在。

「色」,一般以「有」做代表,而「空」,此處事實上等於「無」。故經文--「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……是故空中無色。」當「空」與「無」對在一起時,就產生一種狀況,叫作「一切唯心造」。因為是「唯心造」,而這地方就是依此因素而名之為「心經」。

「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」,是指空中無五蘊,亦即「空中無蘊」。同理可證「空中無處」--無眼耳鼻舌身意,接著「空中無界」--無色聲香味觸法。然後也「空中無緣起」,後面還有「苦集滅道」,那就「空中無諦」--無四聖諦……這地方「色不異空」,「色受想行識」表示「蘊」,那就是「蘊不異空」;接著就是「處不異空」、「界不異空」、「緣起不異空」、「四聖諦不異空」。我們注意看這些理論,這五個部分--蘊、處、界、緣起和四聖諦,一旦綜合起來時,可以如何一再地運用,整個《大般若經》就從這個地方展開。我們說《心經》是般若經、般若系思想的核心,原因即在於此。

「空中無色」--而「色」又顯現在這世間,故世間一切萬法唯心造--從這地方來談「心」。「心」起作用,即是「心迷」。 六根接觸六塵時,心迷起作用,一切萬法興。此時你若是能「滅」,不起作用,那就「無生」,無生則一切萬法寂滅。「有生」或「無生」,就看你心是否起作用。此即為何稱「心經」。假如要講「心」,就是這個「一切唯心造」的「心」。

「蘊、處、界、緣起、四聖諦」,是《心經》內結構的五大類。現在所談的即第一大類「五蘊」的部分。所以「五蘊」的部分,我們要講得特別清楚一點。它首先闡明對於「空」所應有的認識,而「色」就講「一切法」。這部分結束後,接著介紹「即是」。

「即是」與「不異」,一個從反面講,一個從正面講。我們大腦思考是單行道,只會向前走,不會往後看。然而我們的生命思惟模式,是兩方面都要同時有,因此就行者而言,兩者卻是一體的。 「心經」談到的這部分是相當奧妙的,經文並沒有全部將它寫出來,僅僅以兩句對在那裡,我們須慢慢體會,才看得懂它。

「諸法空相」…籠統而言,「空相」即是「空性」,但事實上卻差很多。這要從「三性」、「三無性」講起;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法,都稱「情有」,「有」就是三有性的「有」,也就是「遍計所執性」。「遍計」是古代的翻譯,新譯(所謂的新譯是指玄奘大師以後的翻譯)則謂之「分別」。因有所分別計較,就叫作「遍計所執」,此時所得的答案都叫「情有」。你在感情上假設有的叫「情有」,然而,這個「理」從真理上來看卻是沒有的,故稱「理無」。如何將「情有性」、「有性」轉變成「無」、「理無」、「無性」,所以稱為「三性三無性」,亦即將三有性轉成三無性。首先是「情有性」轉變成「理無性」。這是轉「遍計所執性」的部分。

「理無性」乃屬成就者境界,凡夫境界則在「情有性」上,二者皆為「遍計所執性」上的作用--用識性時,即「情有性」,用根性,即「理無性」,留意此二者的差別。至於其中應如何轉,就要靠修行的功夫了。「懂」,仍屬識性,要透過修行改造生命,將識性改造為根性,才能叫作「解脫」。

「情有」,經過我們冷靜的思考後,仍舊有個「依」,稱為「依他起性」。依他起性的「有」是「假有性」,透過修行的轉化,則此「假有」的體性其實是「無」的,故名「性無」,亦即將「假有性」轉化成「無性」(性無),即性空的空性,此「無」即是「空」,再進一步則是「圓成實性」。

遍計所執性、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:由「情有」到「假有」,此時分析到底了,真的是有,非假的有,那個「真有性」,還是「有性」,要將此「有性」轉化成「相無」。事實上,「相」是無的、無相的,故曰「相無性」。「相無性」即此處的「諸法空相」。

換言之,從遍計所執性、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來講,其「三有性」轉成「三無性」,再由「遍計所執」提到最高的「圓成實性」。故「諸法空相」是從「圓成實性」的「相無性」來論其空相的。若說「空性」,則是「依他起性」的「性無」。因此,此處講的「空相」絕對不能改成「空性」,因為空性是「依他起性」,才屬第二階段而已,空相是最高階段,是將「實有性」或「真有性」轉化成「相無性」來的。

「諸法空相」並不是隨便亂翻的,它有它的標的在。若不懂背後的標的,在這裡根本就不知所云了,於是就把「空相」和「空性」混為一談了。經文講「諸法空相」的意思便是告訴我們,三有性已轉為三無性。不但遍計所執能轉,依他起性也能轉,連圓成實性也轉了,一旦「圓成實性」轉成「諸法空相」時,如來聖性觀便已經完成。所以這裡蘊含了很多的法門,千萬不要小看《心經》。

這是講「諸法空相」的部分,要了解「空相」是怎麼來的。一切法空相,就是講一切法都是三有性,將三有性轉成三無性,即是「轉成空相」;從「遍計所執」一直推到「圓成實性」。看看這個轉化的境界,不要「諸法空相」四個字念過去就算了;解釋成「一切法都是空性」就這樣帶過去,這不是這樣的。從「空相」上、從圓成實性的「相無性」來看,才叫「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」。

《心經》主要便是在講這個東西,亦即是《大乘起信論》所講的「自性清淨心」,它這自性本來是清淨的。我們修的準提法就是「自性清淨心」的法,讓自性的清淨能夠顯揚出來,所有附著在自性清淨上面的任何東西,通通抖落掉。它直接這樣下手,我們說準提是獨部法,跟其他密法的修法全然不同,原因就在這裡。

那個自性的東西,它本來即是如此,而自性只是假名而已。本體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換言之,本體的那個真理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既然本來如此,它就是不生不滅、不增不減、不垢不淨。它沒有對立、沒有生滅、沒有增減、沒有垢淨的問題,它就是這個樣子。「這個樣子」,就不好說了。就是這個樣子!

5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回復: 5/15 第九課討論區 周一 五月 25, 2015 7:13 am

conji2



Will Lee 寫到:這一課剛該始讀的時感覺很頭大,為什麼師父要這樣饒舌,還出現四句跟七句,色跟空排來排去,到底是在說什麼。在複習的時候想到,如果佛法是顯示出事實的法,那這一連串,一定是用文字的組合,顯示出事實的真相,看起來只是用一樣的字換方位,其實每一句字字珠璣都很重要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師父在談論「即是」與「不異」時說「以知識的領域來看,這是兩個方向;就行者而言,兩者卻是一體的。」無知的我會想追求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的方程式,像童話故事裡的咒語或是靈藥仙丹,生命的事實卻是無法簡化為方程式的,再美的方程式都無法形容生命的真相。行者的責任,是不是就是要感受到這一體呢?
威立同學,您能發現以前念心經時,多集中在色即是空的部分,這就表示您又更進一層,不再停留在過去了,很恭喜您!至於您提到和上這些饒舌的排列,很令人頭大,確實,確實是會令人「頭」大,不過,也「只是」「頭」大而已啦,您說是嗎?要問問,為什麼這樣就會頭大呢? sunny

6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回復: 5/15 第九課討論區 周一 五月 25, 2015 7:21 am

conji2



cloudgarden 寫到:生命取向的思惟方式是正反可以互相印證,正反一體的。
因此「色不異空」和「色即是空」的兩種思惟模式,本身並無對錯之別,因為它們是成雙成對存在的。就如同我們的兩眼、兩耳、兩腳,一眼一耳一腳雖然可以各不相干,但是要功能健全,就必須兩者共同作用才是完整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另一方面,如果我們的觀念只停留在性空,便會執著於相無;無相可依,本體無法起作用,生命也就無法兌現。這也是為什麼心經講「諸法空相」而不是空性的原因。
以前以為心經是在講空性,因此對金剛經的理解也只停留在「相是假有」的依他起性,如今才明白,原來「諸法空相」是最高的極致。
人根有利鈍,道無南北祖! sunny

7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回復: 5/15 第九課討論區 周一 五月 25, 2015 7:25 am

conji2



jsmtseng 寫到:「心經」中「色」與「空」的關係,是以正反二面來進行辯證,互相驗證,四句為「色是空」、「色非空」、「色是空非空」,最後「色空雙泯」。這種情況,一般稱作「四句百非」。此四句一出來,其他的都無可論辯,因為它已經窮盡了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那個自性的東西,它本來即是如此,而自性只是假名而已。本體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換言之,本體的那個真理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既然本來如此,它就是不生不滅、不增不減、不垢不淨。它沒有對立、沒有生滅、沒有增減、沒有垢淨的問題,它就是這個樣子。「這個樣子」,就不好說了。就是這個樣子!
sunny

王铮



第九課讀下來,我覺得講了兩大部分。第一部分是從“即是”、“不異”而引出的《心經》的思維模式;第二部分,是如來聖性觀。


第一部分,思維模式

從第一部分,感觸很深的是有關思維、心量與境界的一些思考。這些思考,從日常生活中提煉而出,再放囘去驗證,或許對於生活工作中如何爲人處事,也有極大的幫助。目前,自己還在爲人處事的資糧道的累積中,又觸礁連連,故而有感而髮。在此做一個整理和總結,也希望將來可以做得更好一些。

課程一開始就降到了四句百非,這四句一出來,其他的都無可辯論,因爲已經窮盡。於是我就在想,爲何要窮盡?害怕辯論時被人有機可趁麽?它或許有這個功用,但是更多的是爲了確定真理的絕對性吧。相對的真理,嚴格意義上來說,是不能稱爲真理的。佛陀的真理,是絕對的真理。故而,即便是借助工具,在尋找的過程中,也必須可以有趨向絕對的特質。

在凡人所有的工具中,最大的工具莫過於頭腦和身體了。雖然智慧需要撇除大腦才能獲得,但在最初,卻不得不借助大腦來開啓探尋之路。此即大腦的思維模式。

之前看教材,也屢次提到思維模式,比如直綫的,正反的,雙向的,大腦的,生命的等等。在這一課裏,還提到了心量和境界。我還無法把心量和境界也歸類到大腦或者生命的思維模式中去,但是卻是感覺到,在一定的邏輯思維之上,再加入心量和境界,那麽無論是對人、事、物的洞察力還是把握上來說,都簡直是質的飛躍。如同平面的升級為三維的甚至四維的。

比如心量,教材中說到了同樣是對十二因緣的認識,下下智、下智觀、中智觀、上智觀、上上智,所成就的就天差地別。佛陀的真理總是在的,我們的心量打開到哪一層,就與真理契合到哪一個程度,智慧就成長到哪一個高度。且不說這十二因緣,就是生活中同一件事情,有的人遇上了,幾乎是滅頂之災;而對有的人,則是增上緣。
比如教材中説到的“「不異」是反面的思惟,「即是」是正面的思惟……但我們要強調的是,這兩者思惟模式剛好是相反的,故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思考方式的人生觀,與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思惟模式的人生觀大相逕庭,因為二者恰是兩個方向。”我自己揣摩,持有「不異」的思維模式的人是怎樣的;持有「即是」的思維模式的人又是怎樣的?

持有「不異」的思維模式的人,他們看待問題的時候,着眼點在「異」処,然後透過分析,從現象深入本質,最後得出「不異」的結論。這樣的人,往往比較低調,善於思考,大智若愚。持有「即是」的思維模式的人,他們看待問題的時候,直擊本質、直搗核心,不為紛雜的現象所迷惑,直接肯定它們的相同之処。這樣的人,特別睿智,氣勢不凡。

現實生活中的人,這兩种模式其實多少都有一些,只是兩者的比例不一。有的一方比較突出,有的則比較均衡。比如我觀察周圍的同事,有的注重細節,做事情很細,但容易迷失在細節中而忽略了大方向大框架,思維比較平面化;有的則注重框架、格局、思維有立體感,做事情三下五除二就能有雛形,但是有些細節會忽略而略顯粗糙。所以,如果不是團隊合作,難有圓滿。

那對於單獨個體而言,要是能意識到這兩者應該同時具備,則個人的格局、心量、品质就很不一樣了,教材中也說到“就行者而言,兩者卻是一體的。”但達到一體,也並非一蹴而就:首先是大腦層面的運作,有這正、反兩邊的運作能力,但是是分開的。“人類的大腦也運用這正反兩邊,問題是這兩邊一拆開就分道揚鑣了,不能合一。”其次,在修養層面,觀念上具足兩邊必須合一的觀念,但是在實踐上,卻可能不足,縂不能取得平衡。最後,通過行者的修行,達到實踐上的合一“所以修行便一再要我們去實踐這個部分,讓生命能夠雙方位,乃至全方位的兌現;「能去亦能來、能來亦能去」”。由此,完成了從大腦的平面的思維模式向生命的立體的思維模式的升級。

教材中,還透過神秀和慧能的“無”,闡述了何謂境界。這和我們常說的“見地”頗有雷同之処。說到見地的時候,常有個形容詞叫高屋建瓴,可見,見地也是在立體的思維模式中才產生的。

再回到經典的思維模式。
首先,四句百非,列出了互補的兩面,用四句話窮盡了所有狀況。所以,這互補的兩面,表達了合一的狀況,並透過這互補的兩面的存在,來説明它們其實是一體的。這樣,呈現出了真理存在的絕對性。
其次,在真正理解經典的時候,除了類似四句白非的語言模式以外,還需要將經典回歸到整個經卷的脈絡裏面,否則就會變成銷文解義,扭曲經典。

由此,再往爲人處事上聯係類比,當我們評判一個人的時候,不能就眼前看到的直接下定論,而是需要擴展一下心量,將當時當刻該人的性格特徵、所処的具體人際環境、遇到的事情等因素一併呈現出來,再來給那個人定位,而且也僅限於當時當刻。這聼起來有點象虛幻人生中的合理推理,但是,那個“心量擴展”、“一併呈現”,確實是智慧的體現。再進一步,有時候有些事情,往往需要把它放到一個更大的背景中去考慮:比如这个个体事件所服务的更大的事件的目的;比如这个事件所处的因果链…… 這其實也是心量擴大的一個可操作的辦法。

最近,正在頻繁地接觸這樣的功課,故有感而髮。大脑层面总结、归纳;内心层面静心、反思,培养定力… 其实就是资粮道的培育。资粮道培养究竟在忙什么?它不是善行的囤积,而是在处理大脑的思维,真正将大脑转化为工具而不是为大脑所奴役, 完成从大脑思维到生命思维的升级。



第二部分,如來聖性觀

接下去,教材講到了「空相」的問題,從而引出了「如來聖性觀」。“但因為時間的關係,我們無法細說這個法怎麼修,但是這個法你非修不可,我只能說,修了這個法以後有很大的好處 …… 經文講「諸法空相」的意思便是告訴我們,三有性已轉為三無性。不但遍計所執能轉,依他起性也能轉,連圓成實性也轉了,一旦「圓成實性」轉成「諸法空相」時,如來聖性觀便已經完成。”。“ 從「空相」上、從圓成實性的「相無性」來看,才叫「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」。”

教材中也給出了對三有性已轉為三無性的解釋,說實話,看得有些犯迷糊。就是因爲沒有修過如來聖性觀,所以不知道教材所云。後來,我自己去看了網絡上和上關於這個修法的開示,開始有些了知,原來三性三无性竟然是转识成智、舍识用根的具体行法。

(以下文字摘自:http://huayen.cn/huayanxiuxue/wudaxingfa/chanfa/2014/04/18/316.html)

“三性三无性是转三性中的三有性为三无性。即将遍计所执性中的情有性转成理无性;次将依他起性中的假有性转成性无性;再将圆成实性中的实有(真有)性转成相无性。综合言之,三性中的情有、假有、实有性是凡夫性,凡夫皆云有性,不知万法空性义;因此,透过空性的实相来转心中的有性概念,以破此「众生心中」的「有执」。

须知心中的「有性」不是什么众生心,而是「此人」的自心!此行者若不能如实知自己的心有此「有性」的执着现象,又当如何踏实的修行呢?


這個“有執”,就是一切痛苦的來源。最近在爲人處事上一直磕磕碰碰,可不就是自己心中的執著太強麽。雖然道理上也能說,實際上就是做得很不好。在如來聖性觀這個修法上,和上開示了修行的三個步驟:


“壹.初转心相:即初机行者将妄想纷飞的杂思妄念,作意导入净识性中,此为第一阶段。此阶段的行者多法执,唯能在妄念纷飞当中,作意导入净识性中,已经是功德无量了,它已经由有限走入了无限的领域。此净识性是指大脑思惟中比较靠近生命思惟的领域那部分,但仍旧是大脑的识性作用。

贰.二转心相:二转心相即是微觉智起,即是慧用。智属因地的智慧,智起即是因地智慧的萌动。慧是果地的智慧,慧用即是果地智能的功用。因此,智起即慧用,即是因地智慧的萌动即与果地智能的功用相呼应,这便是「因果同时」的理论。微觉的意思是指开始感受到此种因果同时存在的实相境界。初机行者至此已能熟练。

参.三转心相:三转心相即是若觉智无起相。若觉即是已觉,清楚觉智到的意思。智无起相而能慧用寂照,已经是佛的境界。此时,因地智慧的作用熟之又熟、完全融入,而用果地的智慧本体起作用,故云:智无起相已觉,是名了证无为也!”


雖然還是不知道修証的具體感受,但是,如何用在爲人處事上,仿佛有些意會。

比如第一步的初转心相,“将妄想纷飞的杂思妄念,作意导入净识性中”,讓我聯想到了如何攝心。攝心不是壓抑念頭。當有妄念紛飛,或者痛苦的事情盤旋在腦際的時候,就可以用三無性來剖析自己的妄念,認識到“情有理無”等,從而先逐漸了知念頭本身的虛妄性,讓大腦的飛轉停下來,不要再繼續編造情節了。然後,讓自己升起尊重存在的心,盡量如實地看待現況;或者,哪怕轉念也行,盡量往好的方面去做解釋,讓自己的心不再糾結抓狂。

比如“二转心相即是微觉智起,即是慧用。”心冷靜下來之後,開始對現狀有覺知,能夠去了解整個事情,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。然後去行,去解決問題,去拆除那些“依他起性”中的關鍵因素,令問題轟然倒塌。

比如“三转心相中的‘智无起相已觉,是名了证无为也!’”待智慧越來越成熟的時候,對於周邊的人、事情況,往往會有“預判”,能夠在問題真正形成之前就做好安排而化之為無形無相。這便是無爲。這雖然還不是聖者的境界,但是,已經可以在爲人處事上遊刃有餘很多,也免去了很多的造業。

能修煉成無爲,即是圓融。運用智慧,化解“有執”,心中無物,自然行雲流水、無滯無礙。


行文至此,我也驚訝于自己根據教材演繹出來的“歪歪道理”。真是貽笑大方了!

9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回復: 5/15 第九課討論區 周四 五月 28, 2015 6:56 am

conji2



sunny

105/15 第九課討論區 Empty 回復: 5/15 第九課討論區 周五 6月 12, 2015 7:25 am

Admin


Admin

大家好,

[心經(一) 第九課學員心得整合] 彙整完成,歡迎大家至下列網址觀看下載
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0B4SNGn75DvulRG5rVnM2TVFORXM&authuser=0

敬祝 如意.日安

華嚴學苑 合十

https://huayeneducation.666forum.com

回頂端  內容 [第1頁(共1頁)]
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